[布蘭登觀點 044] 熱情、現實與規模化,創業者的人事規劃

這週碰到一個懷有熱情的創業者,想對世界造成 Impact,也想幫助別人,希望可以讓其他創業者不要再犯過自己曾經犯過的錯。整體而言,只要內心善良,想要做好的事情,我都會在我能力範圍內幫助他,可能我也是這樣的人吧 (笑)。但空有熱情,可能很難將一件事情做好,要把事情做好,你必須要有好的夥伴與組織,這可以確保當哪天你不見或者是分身乏力時,整個組織還能夠依照著你當初的理念前進。所以有時候不能只有創業者自己覺得「爽」跟「有熱情」而已,可能也要回頭看看夥伴們能否跟上,或者是是否想跟上。這就產生了今天這篇文章:「熱情、現實與規模化」。

熱情與夢想,窮人 CEO 必備的招募武器

這邊用窮人 CEO 有點誇張了,但想描述的是當創業者一開始沒有資源時,如何說服好的夥伴加入,這就是一種藝術,有些創業者就是有那種說服好的夥伴加入的能力。這時候用海賊王招募船員的過程來類比,你可能就可以知道這個武器的威力。有一個傳說中存在的寶藏,但不知道在哪邊,你願意跟他去尋找,我想另外一個會讓你願意投入的原因,就是創業者的 Vision 讓你認同,甚至要你放棄現有的好工作,只為了換取那個心跳怦然加速感,因為你覺得好像有機會做得不一樣的大事。

熱情是會燃燒殆盡的,創業者不能期待合作的夥伴可以有跟你一樣長的熱情

做為一個創業者,你應該是這艘船上熱情最多的人,因為這是你當初就想做的事情。當然也有很多創業者因為自己的決心跟熱情不夠,很常半年一年就燃燒殆盡,退出創業市場。

這邊要提的是更堅持的那種創業者,但因為你更堅持,有時候你會覺得,為何多數夥伴們沒辦法跟你一樣拼命,但你可能忘記了,你給予夥伴的 Incentive 不夠或者是他的人生規劃可能跟你不同,所以熱情跟堅持程度不同也是理所當然。但如果你有辦法讓你的夥伴跟你一樣有熱情與拼命,你可能做為表率讓他們自然想跟隨你,或者是你的現實扭曲力場比較強,所以能夠有高強度的「感化」他們。

但大多數的現實狀況就是,熱情還是會遞減的,如果在熱情遞減的過程中,你沒辦法提供讓熱情加溫的東西給你的夥伴,那終究他還是會離開。有些人的熱情是半年,有些人是一年,我個人認為最多很難超過三年。所以每半年跟夥伴們 1 on 1 是個很必要的投資,確認一下夥伴的心智狀態,目前公司所給予他的舞台、薪獎等是否能夠維持熱情或者是具備市場競爭力。如果不夠,那作為創業者就要給予思想上的溝通、未來藍圖的規劃、對於這個夥伴 Career 的規劃、甚至適當的調整薪水、位階與工作範圍等。

規模化不只是創投跟你說的那一回事 (成長) 而已,他背後代表的是舞台與相對應的位階與薪資

上面提到的要給予員工舞台等等的「現實」面,其實跟公司是否在快速成長有關。雖然作為創投我們常跟創業者說明成長的重要性,但大多是基於公司策略發展、下一輪募資等比較外在的因素跟創業者溝通。但作為內部溝通,反而是 CEO 也得要想想夥伴的需求,這個成長就能解決組織流動的「停滯性」,同時會創造出更多的 Function 與舞台,讓員工有機會去發揮、帶 Team、隨著成長募資,也能給員工更合理的薪資待遇。有成長就有機會變成正向回饋循環 (Positive Feedback loop),若停止成長,問題就會慢慢浮現。

還記得上面提到的員工熱情可以支撐多久嗎?如果他是一年、兩年或是三年,那也就代表這跟創業者募資的週期也很相關,在夥伴燒完熱情之前,他們發現公司有成長,也有新的投資人支持,那個熱情比較能夠延續,他們也會發現更有資源可以去做某些事情,整個事情都在好轉,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在公司待得比較久的人應該都會有個體會:「快速成長中的公司都比較沒有問題,但只要成長一停滯了,什麼問題都會跑出來」。

熱情、現實與規模化之關係

雖然三者間沒有很一定的因果關係,但如果硬要擺在一起來看,我會認為從熱情出發,招募好的夥伴,然後讓公司有機會規模化,創造出舞台,提供員工更多現實面的支持,這個組織才會相對比較穩定與長久。

回到最前面那個創業者的例子,我問了他幾次對於夥伴的看法,他總是圍繞在「熱情」上,我也可以感受到他的夥伴也是受到他的熱情影響而加入,但組織的長期發展,他並沒有太清楚地描繪,反而更多是講到自己的某種成就達成,再加上他自己似乎已經財富自由,有時候可能忽略了夥伴們可能也還沒財富自由,組織就會不穩定。除非這個組織是一群財富自由的人所組成,大家都想完成某些「夢想」,也許營運的下去,但下個問題就是,這些人是否都能夠像  Full-time 的拼命幹下去,還是他只是個愛好會?

這個問題我也藉由基石創投自己的經營作為分享,基石中的每個人,都是這艘創業船上的一員,而創業一定有很多的限制條件,或者是大家都是有些犧牲的加入,為了就是完成某些我們設下的夢想與 Milestone,這些事情通常都很難達到,所以途中難免會讓人氣餒,短期還是得持續推進,讓大家覺得有流動性,而非一灘死水。長期但作為這個船上的一員,我們也都會想著每個夥伴的 Career Path,現階段大家是基於某些緣分一起奮戰,但你還是要對於每個人有長期的 Plan,並且替大家去爭取,而這件事,我認為也要常常跟夥伴們溝通,因為有些領導人認為自己有在想、有在規劃中,但從沒跟夥伴溝通,夥伴不是你肚子的蛔蟲,不一定知道你在想些什麼。

這邊我就要讚賞一個基石的 Portfolio Founder,他的做法是每週都會給整個公司寫一封信,跟大家說說他的想法及未來的規劃,「每一週」,這也就代表著他行進間溝通著他的想法,也許他的想法會改變,但每週的溝通下,大家也都會知道改變的邏輯,非常佩服他的做法。

以上就是這週的布蘭登觀點,從創業者人事規劃的角度來詮釋一下「規模化」另外一個好處以及提醒自己得要隨時回頭看看。這也是創業者辛苦的地方,需要安內攘外,但這也是他有趣的地方。若覺得基石創投的文章有幫助,可以幫我們基石創投的粉絲頁按讚與關注,也順便幫我們分享給更多的創業者。同時也替下週二 (8/11) 晚上的直播宣傳,請密切關注我們粉絲頁,我將會聊聊創業者你到底需不需要 VC,有問題也可以到時候詢問!

我是布蘭登,與 TP 一起管理基石創投。研究所時期對於網路創業與創業投資產生興趣,經過初創企業與大公司的洗禮,之後投入創投產業至今。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