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登觀點 081] 透明溝通的重要性

每個公司有不同的文化與管理方式,有些公司例如 Apple,他希望你只知道你工作相關範圍的事情就好,不希望你有過多的知情權;但有些公司反而是以 Transparency (公開透明) 為其經營公司的理念,公司同事越了解彼此在做些什麼,有時候能更近一步的預想後面所需的資源與發展,事前與其他同事協助。作為一個領導者,特別是公司的 CEO,有時候為了塑造出公司的文化,可能需要用近乎洗腦的方式,讓公司的同仁可以了解公司的理念、方向以及相關的執行方針,這樣同事就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依照這個大原則自己做快速的反應與決策。參閱 [布蘭登觀點 006] 內部溝通/資訊傳遞的重要性

最近想起了幾個過去認識新創的例子,說明充分溝通對於新創軍心的穩定是非常有幫助的。

資訊不足容易歪樓

公司有重大變動時,充分透明的溝通會比同事拿到片面資訊去猜忌來得好,這跟很多公司有 PR 危機時的處理策略很像,與其讓別人去猜測衍生更多不必要的疑慮,不如把目前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後續公司的處理方式、需要同仁一起合作的內容、心態的調整等,拿出來跟同事分享,在同仁了解完整狀況後,反而因為資訊足夠,同仁能夠在自己的位子上做出相對應的回應與產出。

特別是公司有些相對負面的消息時,例如遭遇到整體市場的巨變、主要的核心夥伴離開、公司內產生的一些流言蜚語等,大多數的人都會產生不安定感,而這份不安定感是很容易被渲染開來的,不安定的原因多數來自於不確定,不確定這件事發生的原因是什麼?不確定之後的發展會變得怎樣?不確定這樣的影響是否會影響到我自己身上?有時候這些心理的微妙轉變,就會影響到工作的產能與自己信念的堅持度。

有效溝通可帶來公司的穩定度

這時候如果公司的核心人物或者是當事人,可以針對這個變化產生的原因多做說明,甚至提出後續相關的判斷與 Action Item,有時候把相對「明確的」東西拿出來後,那個不安感就會相對比較低一點,公司整體的穩定度就會比較好。上面文章的連結中有提到幾個溝通的方式,大家可以視情況採用。

透過制度讓溝通的品質穩定

上述的溝通講的比較多的是有大型突發事件的溝通方式,但溝通應該是發生在公司的 Daily Operation 中,隨著組織的擴大,作為領導人的創辦人,應該要把這樣的溝通模式透過機制設計,讓溝通很自然地發生在每天的日常中。首先設定好溝通原則,然後再去設計溝通機制。

溝通原則:當面溝通 > 電話視訊溝通 > 即時訊息溝通 > Email 溝通

在之前的工作經驗中,前公司老闆有分享溝通原則的心法我認為不錯,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當面溝通:你可以充分感受到對方的語調、表情與感受,如果對方有疑惑還可以即時討論跟交流,通常這類的溝通方式會更有效。

電話視訊溝通:把當面溝通差一點的地方在於你較難察覺對方實際的感覺,雖然影像與聲音已經可以傳達大部分的 Information,但實體的感覺還是會少一些,不過也算是相對有效的溝通方式。

即時訊息溝通:好處是可以把訊息丟出去,讓對方有空時可以看,回覆時多了一點時間消化,但相對來說也就少了你的語氣,有時候同樣一句話,看的人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解讀,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你很嚴厲、不近人情,但也許你在表達這句話時並沒有這感覺。

Email 溝通:跟訊息溝通的優缺點類似,但少了一個即時性,也就是你寄出後,不確定對方是否有接受到這樣的訊息,即時訊息至少可以知道是否已讀,而一般人已讀後基於溝通禮貌,也會較即時的回覆你,溝通效率至少高一些。

溝通機制:固定例會與特定 Event 發生後的會議

公司人少時,只要抬起頭講一聲,基本上大多數人都能夠接受到你要傳遞的訊息。但隨著公司人數的增加,通常就會開始設計周會、月會這類有固定週期的會議,會議的內容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讓與會的人知道公司正在執行哪些專案,以及未來幾個月短期的方向為何。通常多數的周會會偏向 Weekly Execution 為主,但建議還是把一些中長期的 Planning 元素也加到會議中,特別是作為公司的領導人,有些 initiative 可以透過這個會議布達,也可說明為何執行這類專案的目的為何?在公司的整體策略架構下,這個 initiative 扮演怎樣的角色與任務。創辦人除了跟員工溝通外,也許要跟股東有正式或非正式的定期溝通管道,每季的董事會與每年的股東會就是正式的溝通管道,你私下的 Whatsapp、FB Messenger 或是跟股東餐敘等方式則是相對非正式的管道,但這些的目的都是「溝通」,而且有些是雙向的溝通,你除了讓對方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未來要做什麼之外,也可以從對方的回應裡得到一些 input,調整你想執行的方向,然後再透過公司固定的溝通會議傳達給你的同事。

以上就是對於透明溝通的好處,提供給大家參考。當然也有人會覺得讓員工知道太多資訊,反而會更難以管理。但我認為如果整個組織在找人時,都是以員工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去做臨場反應的結構下,透明溝通會是個比較好的方式。若覺得基石創投這類的文章有幫助,可以幫我們基石創投的粉絲頁按讚與關注,也順便幫我們分享給更多的創業者與投資人。

基石創投目前也正在徵才中,我們正在尋找對於新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以及有熱忱願意投入到新創產業中,一起將整體的新創生態系變得更好的同事。若有興趣,歡迎透過 Cakeresume 與我們聯繫。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