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 “可規模化” 的成長模式

達到 PMF 後,應加緊腳步尋找 “可規模化” 的成長模式

當新創團隊已經找到初步的 PMF (什麼是 PMF? ),並且驗證了市場對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充足的需求後,找到可規模化的成長模式即是接下來的重要課題。

若以 “PMF” 和 “Scalable (可規模化)” 作為新創成長軌跡的兩個節點,在達到 PMF 之前 (常聽到的 0-1 階段),尋找 PMF 的過程是一個 “探索式” 的過程 – 資源投入需要保持輕巧、不斷地修正方向、在多個可能性上面探索但不花重本,以有效率地找到 PMF。而在找到 PMF 之後 (常聽到的 1-100 階段),假如快速成長是新創團隊的期許,團隊需要一改以前 “探索式” 的前進方式,開始逐步尋求規模化的方法,讓新創事業能在未來幾年達成數倍的成長。

我們可以從機率來思考公司需要有所轉變的原因;在初期、團隊擁有的資訊還少,較難明確瞭解到那個方向 “期望值明顯較大” ,所以應該在各個潛在方向上蒐集資訊;等收集資訊後,對於各選擇之期望值應較有掌握度。

例如,創辦團隊心裡可能會有個底,知道客群 A 可能對未來成長幫助不大、並很難拿下,其期望報酬率較低,應該投注較少資源;客群 B 過去已驗證成長動能,期望報酬率較高,應加碼投入資源來規模化;客群 C 對未來成長的上行空間 (upside) 極有助益,雖然目前因為 X 、 Y 、 Z 原因暫時拿不下來,但可能未來產品開發好 XX 功能, 跟 YY 產業夥伴建立合作關係後,就有機會拿下客群 C,應視為長期目標。

什麼是“可規模化”的成長方式

簡單來說,我們常用 “是否可複製” & “是否有效率” 這兩個標準來思考 “可規模化”:

(一) 目前的成長動能 (growth driver) 是否可 “有效” 複製?

“過去如何成長” 應該可以登上新創團隊與投資人聊天話題的前三名。會喜歡跟團隊討論過去的成長軌跡,是因為投資人希望釐清過去的成長動能是什麼、此成長動能是否有機會持續複製。

簡單來說,成長動能 (growth driver) 是新創團隊可以控制的變數,並跟新創團隊的成長有因果關係。舉例來說,對於 Sales-led growth 的新創團隊而言,Sales 團隊的人數就是一個成長動能:理論上來說新創團隊可以控制這個變數 (招募更多 Sales 或是縮編團隊),而這個變數也直接跟客戶數量成長、營收成長有因果關係。

但所有的成長動能都可 “有效” 複製嗎? 其實不然。以上述 Sales-led growth 的例子來說,或許過去是依靠 5 個身懷絕技 Sales 談下來的,而 Sales 人數也確實為該團隊的成長動能。但若今天把 Sales team 擴張 4 倍 (擴張到 20 人),客戶數量成長的速度能直接變成 4 倍嗎? 有一種可能是,這個新創團隊的產品很不容易賣 (可能是單價很高,所以需要依靠人脈來賣給客戶),過去賣給客戶的方式是依靠這 5 個 Sales “各憑本事” (而沒有標準化的 Sales playbook),剛好這 5 個 Sales 在業界很有人脈、手腕又好,所以賣得動產品 (而沒人脈手腕又不好的 Sales 可能都選擇離職了)。在上述情境下,如果老闆把 Sales 團隊擴增 4 倍,或許成效連原本的 2X 都無法達成,而我們也會認為此成長動能是無法 “有效” 複製的 (不能說無法複製,畢竟多招募 Sales 的邊際營收成長基本上不會是負的)。

延續上述 Sales-led growth 的新創團隊例子,讓我們考慮另一種情境;如果 Sales team 有標準化的 Playbook,讓新加入的 Sales 能夠按照 “已驗證的智慧” 系統化地做事,則當老闆將原本的 Sales 團隊擴張 4 倍,就能在短期達到 3X 的客戶成長速度,甚至在長期達到 4X 的客戶成長速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 Sales 這個 growth driver 是可以 “有效” 複製的。(如何有系統的推動 Enterprise Sales?)

本質上,要衡量目前的成長動能是否可 “有效” 複製,新創團隊除了透過商業邏輯來判斷 (比如說根據 Sales 團隊的現有運作模式,判斷是否可以規模化),也可以檢視成長效率。

(二) 是否能維持成長效率

成長的絕對值很重要,但成長的效率也同等重要 (當然,成長還是首要任務,在零成長的情況下也不用談成長效率了);如果今天的成長模式要花大量的資源來換取些微的成長,這樣的成長模式或許在短期內可行,但長期來說並不可規模化,而團隊也需要在投入更多資源之前進一步實驗、調整成長模式。

新創團隊可以從以下兩個方向 (但不僅限於這兩個方向) 來想 “成長效率” 這件事:

  1. 客戶成長效率: 最常用來衡量用戶成長效率的方法是觀察 CAC 以及延伸的指標 (e.g., LTV/ CAC, CAC Payback);有趣的是,CAC 這個指標可以從 “絕對數值” 以及 “相對數值” 這兩個方面來提供創業團隊有關於客戶成長效率的有用資訊。
    • 以絕對數值來說,新創團隊可以關注 CAC (每個新用戶的獲取成本) 是否可以在投入更多用戶獲取成本時維持穩定,如果可以的話,代表投入更多用戶獲取成本的邊際效益遞減情況並不明顯,顯示了團隊可以維持成長效率。如果不可以的話,代表投入更多用戶獲取成本的邊際效益遞減。若是邊際效益遞減情況嚴重,甚至到了 “多投入用戶獲取成本的邊際效益幾乎為 0” 的情況,團隊可能就需要仔細檢視目前的客戶獲取策略了。
    • 以相對數值來說,新創團隊可以關注 CAC 相較於 LTV 的變動關係,也就是關注 LTV/CAC 的比值;概念上來說,CAC 沒辦法用絕對值衡量 “太高” 或 “太低”,CAC 高和低的概念是跟 LTV 或是 Payback 的時間比出來的。也因此,當團隊看完 CAC 的趨勢後,也應該看看 LTV/CAC 和 CAC Payback 的變化,若是因為團隊在這一季改變了目標客群,從小客群開始逐步往大客群移動,使得 LTV 上升 (因為大客群的 ARPU 可能較高) 以及 CAC 上升 (因為大客群可能會有較長的 Sales cycle,導致單位時間內新客轉換數量下降,從而導致 CAC 上升),則此情況下的 CAC 上升就是可接受的。反之,若 LTV 顯著下降但 CAC 不變,或是 LTV 保持穩定但 CAC 顯著上升,團隊可能就需要在客戶成長效率這件事情上多加著墨了。
  2. 資源利用效率: 新創團隊可以利用常見的 Burn Multiple、Efficiency Score 來橫量資源利用的效率;所謂 Burn Multiple,核心精神為 “每增長一塊錢的營收,需要投入多少資源”,而實際使用上則可以隨著各個新創團隊的商業模式來做調整 (比如 SaaS 公司可以用 ARR 來評估營收成長,Marketplace 公司則可以用過去十二個月的營收來評估營收成長),並沒有絕對的公式。值得注意的是,Burn Multiple 或是 Efficiency 這類指標比較像是成績單上面的加權平均分數,單一指標就涵括了新創企業從 S&M、R&D 等資源投入,轉換成用戶數量成長 (可能跟 S&M 有因果關係) 和 ARPPU 成長 (可能跟 R&D 有因果關係),再轉換到營收成長;也因為涵蓋的過程較長,Burn Multiple 或是 Efficiency 這類指標其實是很濃縮的資訊,無法單純透過這類指標就知道哪裡做得好或不好;也因此,看完 Burn Multiple 之後,新創團隊必須要做進一步分析來判斷 Burn Multiple 改善或惡化的原因,以決定如何維持或是改善公司的資源利用效率。

結語

“Scalable” 和 “PMF” 一樣都不是絕對的概念,不會有哪個階段 “完全只需要關注規模化”、“完全只需要尋找 PMF”,但不同的階段的確有不同的關注重點 (無論是以新創團隊的角度,又或者是以投資人的角度);今天簡單分享了何謂 “可規模化” 的成長模式,希望能協助團隊判斷自身的階段,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們如何看待 “可規模化” 這件事情。


我們持續尋找優秀人才,如有興趣合作,請至https://www.cakeresume.com/companies/cornerstonevc/jobs 應徵!


我是 Felix,大學主修經濟系,因興趣而輔修數學系;畢業後曾服務於電商平台,從事營運端的 PM,之後加入基石創投至今,希望能與優秀的創業團隊一起合作。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