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育率低這件事,最近算是一個討論蠻熱烈的議題。身為一個 80 後,身邊也是有挺多朋友不結婚、晚婚、不太敢生小孩,這感覺算是我們這一代蠻常看到的現象。針對這樣的結果,就有很多專家提出了許多的分析,其中我對於 Gamma 的「生育率低是誰害的?中央銀行如何將財富從年輕世代轉移到老齡世代?我們該如何擺脫財政壓抑的環境做資產佈局?」這篇文章特別有感。
殭屍企業帶來的社會影響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這篇文章,但簡單的來說,就是央行長期的壓低台灣的匯率與利率,讓台灣公司要把東西賣出去比較好賣,台灣公司比較好存活,相對的就是把失業率轉嫁到其他國家去。但第二層造成的問題就是,讓原本本來應該倒的公司繼續活下去,變成「殭屍企業」。而這類的殭屍企業就只能苟活而不會增加投資,不管是投資在新技術上,或是投資在員工身上 (加薪)。而原本還算有競爭力的公司,也會因為產品在匯率造成的價格優勢下,也算好賣,有些公司就喪失了應持續進步動力,過於安逸。
成長對於公司與員工一樣重要
而當公司沒有成長時,在公司裡面工作的員工,也就是我們一般大眾,就會產生薪水停滯,要升遷也很難,開始需要排隊等好幾年才能升一級的狀況。過去工作時,都會聽到前輩講到某某長官,當初市場很好,公司成長很快,他大概沒幾年就從基層員工升副理、經理、處長到副總,那時候「成長」這兩個字就深深的烙印在我心裡,在成長的企業中,很多時候碰到問題都不是問題,因為不管在薪資、舞台、Title 上,你都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看到成果,相對於不成長的公司,任何小事都會變成大問題。所以成長這件事不只對公司很重要,對於公司裡面的成員也很重要。參閱:市場與成長性 – 跨市場的必要性 [布蘭登觀點 019]、[VC 101] 沒成長就很難獲得投資人青睞。
而跟創業投資比較相關的是,他文中分享了台灣與世界現在與 20 年前的指數前十大公司分佈,世界已經換了大半以上,但台灣幾乎還是老面孔。
Source: 生育率低是誰害的?中央銀行如何將財富從年輕世代轉移到老齡世代?我們該如何擺脫財政壓抑的環境做資產佈局?
新經濟在過去 20 年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最近這十幾二十年,美國或是全世界上的網路軟體服務業,其實慢慢的在世界前幾大市值的公司中比重越來越高。
Souce: https://americanbusinesshistory.org/most-valuable-companies-the-last-25-years/
從下圖來看,你可以發現 Technology 相關的公司在 2020 年就包辦了美國企業的前五名,若是以世界的公司來看,前十大公司有一半以上是 Technology 類別。
Souce: https://ercouncil.org/2019/top-ten-companies-by-market-cap-over-20-years/
為什麼台灣跟美國的趨勢會有那麼大的不同,我認為就是有沒有長出產業的第二隻或第三隻腳。美國在 2000 年 Internet 泡沫化之後,還是有很多人投入網路軟體業,同時也因為有好的出場與正向循環,所以有更多人投入創業與創投等行業,過去的 Paypal Maifa 就是最為人所樂道的案例。有好的成功案例才會形成 Industry,如果只有一兩個成功案例,有時候只會是曇花一現,沒有產生 Cluster。而台灣過去幾年在網路軟體業中,多多少少有幾個 Successful Story,可惜的是還不至於達到足夠大的 Return,所以沒形成 Cluster。
房市的投資報酬率與風險
加上過去台灣 20 年的房價趨勢走揚,投資房地產比投入創新創業風險低,投資報酬又好,所以有些早期在科技業賺到第一桶金的科技人,有些就轉向房地產投資,搭著房價上升的曲線,早早就獲得財富上的自由。但以這些人的能力與資本,若是持續投入到科技新創中,也許有機會向美國一樣,會有不同的結果。不過木已成舟,那現在有什麼在未來的五到十年我們可以努力去改變的呢?
轉移到價值創造的投資
從世界過去十多年的演進看來,軟體服務已經不再是一個服務類別了,而是一種思維與技術,滲透到更多產業中,讓更多產業產生 Paradigm Shift,在這樣的思維下,不管是 AI、Blockchain 或是量子電腦,都只是運用當下最合適的技術,來解決各種現實世界的問題。現在的我們如果看到這樣的趨勢,現在開始投資更多資源到這些相關領域中,投資新技術所帶來的長期效應,才有辦法在未來的五到十年看到結果。
相較於房地產投資,我認為這類的投資才是比較有「價值創造」的投資,而房地產生意可能投機的成分多一些。像是我們常說的投資台積電,某種程度你投資他對於他的價值創造也是比較少的,大部分的交易都是老股買賣,你以為你投資到台積電的錢,其實也是進到原本持有台積電股票的那個人的口袋,而不是台積電公司。除了台積電自己現金增資這種模式,就是增發新股來籌資,那就比較有「價值創造」一些,因為錢是進到公司口袋讓公司去運用。
台灣的機會在哪?台灣是否有足夠資金投資?
而台灣企業裡,其實蠻多公司是滿手現金,只是也是因為不熟悉新產業,有時候投資評估就會比較久,所以大多數現金還是留在手上,相關新聞可以參考這裡。所以我認為台灣要找到投資者 (金主) 應該相對不難,所以下一個問題就是,要投資什麼?
網路軟體業,或是我們常稱作他為新經濟 (New Economy),會是一個我們可以考慮的領域。延續著上述的特性,這類思維與技術已經滲透到更多產業去了,
如果有好的成功案例,那就是會是一個好的產業升級或是數位轉型的案子。雖然有太多人說,台灣那麼多企業想要數位轉型,但你有聽過哪個企業真的成功嗎?我也認同,如果要改變一個比較有歷史的公司,那個文化上的衝擊是大的,所以成功率也會比較低一些。但如果試著讓它放在相對比較外部的位子,透過投資與商業合作,慢慢培養溝通與合作的默契,Leverage 新公司的技術與人才,讓自己升級。
而台灣過去的電子科技業,為什麼沒有軟體業市場太小的問題?因為電子科技業所提供的各項零組件,雖然只是整個產品的一小部分,但這些產品基本上是全球販售的,不管是電腦、筆記型電腦、手機等,雖然你只在台灣,或是工廠在中國,你某種程度也是做全世界生意。
而現在也有越來越多台灣的網路軟體業,也想要挑戰世界市場或者是區域市場,也有很多人跟我說,這個很難啦,你看過去幾年有哪幾家真的做到?也許早期的訊連與趨勢科技,近期的 Appier,我認為都算是有跨出去的幾間公司。如果有更多人相信這件事,前仆後繼地拓展市場,之後一定會有 Know How 與人脈的累積,讓後來者更有機會成功。也許這時候就像是當初郭董拿著一卡皮箱去拓展業務的那時期,也許那時候也很多人認為這很難成功,但不做就一定不會成功,做成了,才有現在的鴻海。
我想這也是基石的信念,我們剛好是做創投的,所以價值創造的投資,本來就是我們的本業。協助股東認識更多新創團隊,有了更多的跨界交流,目前也有幾個我們投資的團隊跟我們的股東也有了新商業模式的嘗試,若是成功,也算是小小的產業升級。帶著台灣團隊,希望可以打下世界級與區域級的市場,目前也在各個 Portfolios 中試著去實踐它,如果缺少什麼資源,我們就一起去尋找,並使其成功。如果你也認同我們的想法與做法,也歡迎跟我們聯繫與交流,我們也在尋找更多產業夥伴,希望能夠協助台灣長出更多新經濟的腳,走出台灣,並讓傳統產業升級。
以上就是最近的一些小心得。若覺得基石創投這類的文章有幫助,可以幫我們基石創投的粉絲頁按讚與關注,也順便幫我們分享給更多的創業者與投資人。
Photo Credit:sese87 on flickr
我是布蘭登,與 TP 一起管理基石創投。研究所時期對於網路創業與創業投資產生興趣,經過初創企業與大公司的洗禮,之後投入創投產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