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 101] 什麼是反稀釋條款,以及一般人常有的誤解

在創投打交道時,創業者會跟投資人簽訂投資合約,裡面就會有許多的條款,而這些條款對於 VC 而言可以說常常接觸,所以很多都是過去的經驗累積,在有某些風險的狀況下,要訂定某些條件來保護投資人。但對於創業者來說,可能一輩子也才接觸不到,或者是只有接觸過一兩次,所以對於這些條款的內容往往非常陌生。VC 101 之後有空,會針對裡面常見的條款,希望用簡單的方式,來說明這個條款是什麼,為何要設立這個條款。

反稀釋條款 Anti-Dilution 最常被認為 Preemptive Right

今天我們來談談反稀釋條款 Anti-Dilution。從字面上的來解釋,就是保障投資人,當股權可能被稀釋時,你有機會「反」稀釋,也就是不要稀釋那麼多。對於某些人就會把他誤解成跟另外一個 Term:Preemptive Right (Pro Rata) 。很多不熟這些條款的人,看到字面上的意義就會跟我說,Brandon 這我懂,這就是當公司增資時,我可能會被稀釋,所以我可以有權利「反稀釋」。但這個理解是錯的,這個人對於「公司增資時,我可能會被稀釋,所以我有權利不被稀釋」其實指的是 Preemptive Right (優先認股權),有時候我們會簡稱為 Pro Rata right (維持你原本比例的權利)。完整的描述應該是:當公司募資時,會增發新股,所以作為原股東的你,如果不拿錢出來認購新的股票,那在公司完成募資後,你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就會下降,當你有 Preemptive Right 的時候,你是可以跟公司說,一定要讓你能夠認購一定數目的股票,公司完成募資後還能夠讓你維持原本的比例。那反稀釋條款正確的定義又是什麼?

什麼是反稀釋條款 Anti-Dilution

要觸發反稀釋條款必須要有個前提條件,就是發生了 Down Round,也就是公司新一輪增資的股價,低於你當初認購的股價,此時如果你的股份具有 Anti-dilution 就可以依照轉換的公式,去換算出一個比較低的轉換價格,讓你有機會得到一個比較多的股份,讓募資後你被稀釋的比例降低一點,至於降低的比例有多少,就會有不同的計算公式,例如:Weighted Average Anti-Dilution Protection 以及 Full Ratchet Anti-Dilution Protection 等。之間的差別就在於凶不凶,例如:我之前認購的股價是每股 10 元,現在公司新一輪增資,因狀況不好,只有投資人願意以每股 6 元投資公司,如果此時你有 Anti-dilution 的保護的話,那你後來轉換後的價格,應該會落在 6-10 元之間。比如說,以同樣的例子,你當初投資了 80 萬元,每股 10 元,那你擁有公司 8 萬股的股票,但發生了 Down Round 後,假設公式計算出來,你的轉換價格是每股 8 元,那你應該要有 10 萬股的股票,所以公司應該要給你 2 萬股的股票來補償你,讓你的稀釋少一點。

為什麼會有反稀釋條款存在

Jerry Yang 其實有對於反稀釋條款有蠻完整的介紹,以及它存在的原因,大家可以參考這邊。我這邊想要再補充的就是,任何的條款都有他設立的目的,對於 VC 來說,除了一些 Common Term 之外,某些特別股的條款都是為了因應某些風險而設立的,所以作為一個投資人,你當然可以把所有的條款都寫到你的投資合約中,但這並不 Make Sense,特別是有些條款可能在你跟創業者之間是零和遊戲,所以你多拿,創業者可能就覺得他被多吃豆腐一點,但有些條款的發生機率可能非常非常的低,其實你是不需要每個條件都緊緊抓在手中的。

回到反稀釋條款,最初有這條款的目的,除了防止有些創業者想透過大量的低價股票來降低你的持股之外 (但這點也有很多其他條款可以防堵,所以我認為實際發生的機會不大),主要還是想要在公司發生比較糟的狀況時,公司能多多少少的拿一點股票補一下損失,但還是回到公司的本質,你想要多持有一間沒有希望的公司股票嗎?他真的可以幫你彌補一些損失嗎?還不如去持有一間獨角獸公司 1% 的股票都來得有價值。所以反稀釋條款真正有用的狀況下,是在公司發生不好的事情,但你認為還有一戰的機會,再投入一些資源給公司,同時你會多拿一些股份,等這公司變好的時候,那你多拿的股份,才會創造出相對應的價值,不然你就是多拿幾張壁紙而已。

希望以上簡單的反稀釋條款介紹,能讓你對於反稀釋條款的本質更加認識,未來如果有其他投資人跟你再談這個條款時,你也更能夠了解他設立這個條款倍後的原因。若大家認為基石創投的文章不錯的話,請 Email 訂閱基石創投 Blog,同時幫我們分享。

Photo by Vladimir Solomianyi on Unsplash

我是布蘭登,與 TP 一起管理基石創投。研究所時期對於網路創業與創業投資產生興趣,經過初創企業與大公司的洗禮,之後投入創投產業至今。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