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投資的英文是 Venture Capital,中國的翻譯比較直接,就翻成風險投資。據說當初李國鼎先生認為引進資金,才能讓台灣科技產業有比較好的發展,但覺得 Venture Capital (風險投資) 字面上會讓人有所誤解,所以才翻譯成創業投資。
其實本質上創投就像是他的英文原意一樣,是具有很高的風險的。舉個台大商研所江炯聰老師上課舉的例子,應該更能夠解釋上面的精神。江老師在 Venture Capital & Private Equity 的課程中提到:「以前在航海時代,在海上行走貿易其實是有很大的風險的,在船隻以及航海能力還沒有那麼成熟時,出海往往是凶多吉少,但是如果你能夠平安歸來的話,所帶回來的貨物往往也可以讓你獲得很高的報酬。過去有些航海家是願意去冒這個風險的,但是卻缺乏資金,所以就會去找有錢人,希望金主能夠資助航海家出海,若能夠成功返航,所帶來的報酬就會回饋給金主。這就是一種風險投資的精神,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國外對於風險投資的運作或者理解比東方世界好。那時候的英國就是用投資獲取報酬的方式來經營,而荷蘭反而是因為出海風險太高,這次出海不知道能否平安回來,所以這些出海的人就各自放了一些錢在公會裡,若是真的航海出事了,就用這筆錢支付給船員的家屬,最後就演變成保險的制度」。
上面那段故事一直是我對於創投 (Venture Capital, VC) 認知很好的啟蒙故事。除了了解創業投資的風險本質外,創業投資也是一種「私募股權投資』。你有想過創投本身的資金是怎麼來的嗎?這裡的私募,是指營運創投的合夥人 (General Partner, GP) 對於某個產業有 Know How 並了解未來的趨勢,透過非公開的方式,向特定人募集資金,而該特定人也相信 GP 的能力,而將資金交給他經營。而私募股權投資 (Private Equity) 中,VC 為相對階段比較早,資金規模比較小的一種類別。
創業投資與企業風險投資 (VC & CVC)
一般自己私募而來的創投,最終目的當然是專求財務上的報酬 (Financial Return) 為主。而有些公司自己拿出資金,成立的創投公司或部門,通常會被賦予與集團策略性合作較高的投資目的,這類的創投公司,就會被稱作企業風險投資(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CVC),如:GE Capital、Intel Capital 等。
創投的投資種類、區域、階段
透過上述三個指標,可以讓你快速的了解該創投的基本特性。有時候有些創業團隊常常跟我說:「今天我們去參加一個活動,有些創投對我們有興趣耶!」,我都會叫團隊再往下做些功課,去 Google 該創投的網站,了解一下他們團隊的自我介紹,曾經投資過的案子,以及投資的種類、區域、階段。
投資的種類
有些創投專注在投資生技,有些是投資硬體製造業,有些則是投資金融科技。如果找你的創投,其投資的類別,跟你自己本身的服務相關性不高,有時候創投投資你的可能性也會比較低。因為當初這些創投他們向他們的投資人募資時,也會明定這筆資金主要的投資類別是哪種,若類別差異太大,他也無法向他的股東交代。
投資的區域
有些創投只投美國的案子,有些是投中國的項目,有些則是不設限。這些區域的設定,也都跟創投本身熟悉與看好的市場也有關係,投資自己熟悉的市場,一來成功率比較高,二來因為跟這些市場的連結性比較高,也能提供該市場的資源給被投資團隊。
投資的階段
大家常聽到的投資階段有分「天使輪」、「種子輪」、「A 輪」、「B 輪」、「Pre-IPO 輪」等。越前面代表的是越初期的資金需求,英文字母越後面的,代表募資次數越多,募資的金額也相對越高。如果今天團隊位於種子輪階段,你如果找到一個投資 B 輪的投資人,因為不夠門當戶對,有時候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你找到不對的人,自然獲得投資的機會就比較低。
創投的出場
創投投資的大多是早期階段的團隊,所以持有的股權流動性會比較差。有別於公開上市公司的股票,這類非公開發行的股票,一來價格很難被衡量,二來必須找到特定買家,才有可能將手上持股出脫。也因此,大多數的創投需要陪伴創業團隊三至五年以上不等的時間,等到團隊營運達到一定規模,才有機會透過初次公開募股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或者是被併購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 將手上的持股出售後,將獲利的金額再退還給 VC 自己的股東。對於創投的股東而言,也必須是相對要有耐心的看長期績效。對於被投資團隊而言,你也必須認知一但拿了創投的錢,未來的三五年以上,這個投資人會緊緊的黏著你,陪 (督) 伴 (促) 你成長。
未來基石創投還會分享更多更創投有關的知識,也請繼續關注基石創投粉絲頁以及基石創投網站。若有興趣,也可以以基石創投為例,善用文章提到的內容,認識一下基石創投。
在〈[VC 101] 什麼是創投?〉中有 4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