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登觀點 083] Year In Review 2021

每一年我都會寫一下我在基石這一年來的一些心得跟看法,去年底時因為在美國出差,所以耽擱了一下。趁著年初來把第三年的基石創投以及我的觀察,分享給大家。

基石現況

目前我們投資了 13 個團隊,今年中左右大概會把第一筆基金投資完,只剩下預留給既有團隊 Follow on 的金額,這也代表我們得要募集第二筆基金了。先來回顧第一筆基金與我們當初設立的目標,有哪些我們做得好以及還得再加強的部分。

投資策略

當初我們的設定就是希望能夠讓基石的 Portfolio 更國際化,能夠有機會拓展到區域級以及世界級的市場,一方面把台灣團隊帶出去,另外一方面也廣結盟,讓國際團隊有機會來到台灣,獲得台灣的資源外,也可以跟台灣的創業者分享如果做國際拓展的經驗。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投資的團隊有 9 成以上都已經有 International Market Expansion,也就代表他們不只是在台灣營運與提供服務,而是已經跨足世界,或是 Day 1 就已經在打世界盃了。其中有約五成的團隊經營的是東南亞市場,剩下的四成則包含歐洲、美國、日本、中國等市場。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成績,你從核心團隊的組成來看,不難發現這其來有自,我們有 46% 是 International Founders,也就是說純台灣的 Founders 跟國際的 Founders 大約各佔一半,而台灣的 Founder 過去的求學與工作經驗也都有在國外留學,或是在跨國公司工作的經驗。我們相信也是這樣的經驗讓他們有比較好的根基去挑戰國際市場。

當然這 46% 的國際創業者也跟我過去在 AppWorks 負責東南亞市場拓展的經驗有關,基石創投疫情前也花了很多時間跟東南亞市場的投資人與創業者研究兩端市場、人才與資金端的互補與合作關係,自然而然也就有機會投資到國際級與區域級的創業者。在疫情後我們也發現,有更多的台灣-美國背景的 Founders 也更頻繁地回到台灣,促使基石有機會投資到與美國連結的案子。

去年底今年初我也在美國接觸更多投資人與新創,也發現很多人對於這類的連結有興趣,也想促成更多的合作。依照我們目前看到台灣的機會有幾個面向可以思考:人才、硬體製造、醫療生技等。

人才

世界各地對於 Tech Talents 欠缺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特別是 Software Engineer 的資源,目前的世界上大約有一百萬個工程師缺額,以軟體新創科技見長的美國來說,透過高額薪資或者是員工認股等方式吸引人才,有時候也滿足不了相關的缺額。但在過去兩年不得不 WFH 的浪潮下,也讓這些科技公司開始思考,既然都是遠端工作了,這些工程師是在矽谷、美國其他州或者是世界各地好像也不是那麼大的問題,所以這幾年也開啟了歐美新創對於亞洲人才需求的興起。而台灣良好的工程師訓練與 Talenet 品質,也會是歐美新創有興趣選擇。我認為長期對於台灣新創的好處在於,這些人開始跟跨國團隊合作,也做了一些世界級的產品,未來總有些人才會投入創業,所以長期對於台灣的新創發展是有幫助的。另外台灣的研發團隊加上美國的市場團隊,也會是個蠻有 Synergy 的合作模式可以嘗試看看。

硬體製造

這個是台灣的強項大概毋庸置疑,但更常被拿來比較的就是中國的硬體製造能力。中國過去的優勢可能在價格上有機會比台灣便宜,但在品質或者是合作的誠信上,台灣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的。在這幾年台美的關係比較緊密時,台灣的硬體製造業對於美國的一些新創,還是有蠻高的吸引力的,特別是可能從台北到新竹這對車程大約一個小時的覆蓋範圍內,基本上你需要的各式各樣供應商,就都在這個大生活圈中。

醫療生技

如果把台灣的研發團隊加上美國的市場團隊套用到醫療生技業,也可能是另外一個可行的模式,大市場加上台灣特有的人才與技術,這樣的混合團隊也是個有機會善用雙方優勢的一個組合。雖然基石並不是這邊的專家,但近期也有遇到一些專門在看這領域的投資人,他們也給出了類似看法,認為在未來幾年內應該有機會做出幾個 Show Case 進而持續複製。

跨國市場的挑戰

要把台灣團隊帶到國際市場一直是一件公認很難的事情,過去很多創業者、投資人也都試著想要把這件事做成。過去幾年的經驗來看,台灣相對有機會的還是 B2B or Enterprise Sales 的新創,原因是只要是 2C 的生意就會牽扯到語言、文化、消費習慣等非常 Local 的生意,也就代表這個操刀的團隊必須要對於當地的文化、消費行為有深入的了解,才有機會提供符合當地的服務。但很多做 Enterprise Sales 的生意,比較是公司對公司的往來,隨然不同公司還是有他的國家文化與做事方式,但相對於 2C 來說還是相對單純些,特別是如果你提供的是技術、資料層面的服務,很多就是工程師與工程師技術上的對話,如果產品可以解決問題,大致上要賣進去只要加上 Sales 端常有的合作模式,擴展到多個市場對於台灣團隊我認為相對有機會。

在我們投資的案子中,有接近八成的團隊就是在做 Enterprise Sales 的 B2B 生意,其中有接近五成的 Portfolios 是透過 SAAS 服務的模式,提供服務給他的客戶,有接近四成的 Portfolios 是做 Data 與 AI 相關的應用,我認為這也是為何基石的 Portfolios 有比較高的成功機率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挑戰是因為 Covid 的關係,許多團隊的出海計劃過去一兩年也都受到影響。但在國際間試著將 Covid 的影響正常化下,相信下半年起更多的商務旅行也更加可行了,基石 Portfolios 的一些國際拓展計畫應該也會在這一兩年內看到成果。更值得我們投資人讚賞的是,我們不乏也有很多 Founders 在過去兩年其實還是冒著疫情的風險,持續的在國際間拓展業務。我們有幾個 Founders 過去一年的時間,大概有三個月都在隔離旅館,也就是有需要他就飛去需要他拓展的市場,需要隔離他就隔離,每次兩週到三週的隔離可以累積到三個月的時間,也就代表他飛了可能五六次以上。我們也有 Founder 去年七月就到歐美拓展市場,至今還沒有回過台灣。還有些 Founder 因為募資的需要,短期內已多次來往美國多次,過年期間也不在台灣,持續衝刺業績。截至我寫文章的這個時間點,我們有四成的 Founders 正在海外拓展市場。

What we need to do more

作為這些團隊的投資人,我們也希望可以尋求更多資源來幫助這些團隊拓展市場,若是有興趣協助這些創業者的產業前輩或是投資人,也很歡迎跟我聯繫,或是跟我們一樣,看好台灣團隊與國際團隊的融合,有機會去挑戰國際市場的機會。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有限,若是有更多的投資人或 Mentor,除了資金的資源外,還能帶來創業經驗、組織規模化經驗與相關人脈的話,那我認為這件事情就更有機會成功。

以上就是我的第三年小結,第四年的挑戰還會更多,但我們的團隊也有更多的進展,相信這一路上我們都能夠找到更多資源與機會,來讓這個生態系更強。所以我也有幾個 Call to Action 希望長期關注基石的讀者可以協助我完成:

  1. 如果你對於上述的做法認同,也想投入到這個產業中的話,基石目前也在強力徵才,有興趣的人可以透過 CakeResume 跟我們聯繫。
  2. 如果 Startups 更是你有興趣的領域,我們的 Portfolios 一直都有人才的需求,你可以到這裏看看有什麼職缺,可能也是你切入這領域的一個方式。
  3. 如果你是業界的前輩,對於軟體產業的發展與國際拓展有經驗,我們也很有興趣跟您聊聊,也許您可以變成我們 Mentors,協助這些創業者成長。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