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 101] 募資基本題:我需要募多少錢?

我是布蘭登,畢業於台大數學系、商研所。與台大物理系、光電所畢業的 TP 一起管理基石創投 (我們是另類的理科創投?)。研究所時期對於網路創業與創業投資產生興趣,經過初創企業與大公司的洗禮,之後投入創投產業至今。

VC 101 是在我跟幾個熟悉的創業者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其實創業者對於 VC 的世界是很陌生的,為了讓他們更了解 VC 相關的日常,VC 101 專欄分享。除了 [VC 101] 以外,還有 [創業者這樣說] 與  [布蘭登觀點] 來分享不同類別的看法。

我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是很多創業者再向 VC 募資時,也都會很想要知道 VC 怎麼想的一個問題。通常這個題目完整的問法會是:「請問你這一輪需要多少錢?預計稀釋多少個百分比?」

Valuation 估值

上述的問題就隱含了你對於你這一輪募資的開價,也就是創業者期待的公司估值。例如:我預計募 USD 1M,稀釋 20%。從數學上計算,就是新募集的 USD 1M 會佔公司募資後的 20%,所以公司募資後的整體價值就是 USD 1M/ 20% = USD 5M。如下圖所示,我們就可以算出在錢還沒進公司前,公司的價值就是值 USD 4M。這時候我們常用的詞就會是 Pre-Money Valuation 與 Post-Money Valuation,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分別就是錢打進公司之前的公司價值,與錢打進公司之後的公司價值。

至於要拿多少錢,稀釋多少百分比,最好的狀況還是創業者自己有經過計算後,有個底線,再去跟有興趣的投資人討論與談判出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比例。創業者喊出的價值,若是市場上沒人買單,那個估值都是假的,只有市場上有人真正出價,那個價值才會比較有參考意義。

本篇文章會注重於「我需要募資多少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的建議都是倒過來想,你的下一輪投資人要看到怎樣的成績,才更有可能投資你,你比較有機會拿到錢繼續拓展你的業務。基於要做到那樣的成績,你需要在哪邊投入,在多久的時間內可以做到那樣的成績。

創業是持久戰,也是資源戰

在創業者募資的當下,並不是只有現在這一輪而已,如果你已經想清楚要玩大的,那就代表你需要的是很多輪的資金,而不會只是這一輪而已。所以上面才會建議,以下一輪投資人的觀點來想這件事情,至少你有比較大的機會確保下一輪,那至少未來的兩三年你大概可以想像的出來。記得,你沒辦法完全的預測未來,也許看不了十步,但看個三五步也是必要的。

Business Plan

數量化你下一輪之前,你想達到的目標,而不是只提出值化的目標。例如:我希望我們公司成為這個產業的領導,這樣的目標就太空泛。我希望一年後有多少供應商,月營收達到多少,這類的量化目標就會比較可以想像,而且才真的是可以 Measurable 的。這也是為何募資需要有一份 Business Plan 的原因,因為裡面就會涵蓋到你的財務預測,財務預測其實也就代表了你對於未來幾年的規劃,以及你想達到的量化目標。

與投資人討論

有了上述的 Business Plan 後,不管是內部的 Co-founder 討論,或者是多跟幾個投資人 Pitch 看看,聽取他們的建議,也許有些計畫要去蕪存菁,更能對公司有幫助,而且也能讓投資人買單。我的建議是,要募資多少錢這件事情,不要只是自己矇著頭做,也可以多參考其他投資人意見,可以一起討論出一個合理的數字。

舉例而言,你的 Business Plan 想做 A 與 B 兩個產品,分別在 C 跟 D 市場推廣,所以你需要 USD 4M 的資金,但也許只在 C 市場做 A 產品是你這一輪比較合適的範圍,而將 A 市場拓展到 D 市場則是下一輪要做的事情,那也許你就可以修正到 USD 1M 的資金,分階段/不同輪去完成。

至於要怎樣做出好的財務預測,我的建議是可以從維護目前的管理報表開始做起,可以參考我的夥伴 TP 寫的建立與利用管理報表突破 1-100 的挑戰,先建立自己的管理報表,有了歷史資料的參考,你會更有信心地去做出財務預測,而不是只是在試算表上建立空中閣樓而已。

下一篇我們再來講「估值」的一些基本觀念,並不是要講如何來對你的公司估值,而是作為一個創業者,對於估值,應該要有怎樣的觀念,才有機會讓公司走得更長遠。若對創投有興趣的創業者,請訂閱基石創投粉絲頁,我們會持續分享更多創業/創投新知。

在〈[VC 101] 募資基本題:我需要募多少錢?〉中有 2 則留言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