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布蘭登,畢業於台大數學系、商研所。與台大物理系、光電所畢業的 TP 一起管理基石創投 (我們是另類的理科創投?)。研究所時期對於網路創業與創業投資產生興趣,經過初創企業與大公司的洗禮,之後投入創投產業至今。
The Future is Unwritten.
自己一人獨處時,腦中常常會有許多的想法與小劇場發生,大多時候許多想法就這樣消逝而去,有些則是變成布蘭登自己的觀點。後來覺得還是要把這些微小的觀察與想法記錄下來,才能夠知道自己這些年來思想上的轉變。於是除了 [創業者這樣說] 與 [VC 101] 外,我又新增了 [布蘭登觀點] 來記錄自己的想法,也跟大家分享。
這幾天有空跟基石的 LP 閒聊了一下,我的 LP 問我對於台灣新創的看法為何,特別是我跟他聊了我們最近在東南亞看到 Startups 的狀況,對比他感受到的台灣 Startups,他就拋出了這個議題:「到底是怎樣的狀況造成兩邊的差異?」
視野
我認為「視野」或者是「眼界」可能會是造就兩者差異的原因之一。一個是對於市場的感受,另外一個是你周遭相處的創業者。
市場
如果你待過美國、中國市場或是世界級的市場,你大概才可以想像那個市場有多大。新加坡創業者對於市場太小這件事情,從他們創業第一天就知道了,這些創業者幾乎很少只想在新加坡市場發展而已,他們會運用他們過去工作的人脈,了解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等國家的狀況,有機會也會飛過去了解市場的狀況,當你了解你的戰場不只眼前的這個戰場時,你就會產生急迫性以及相對應需要有的「速度感」。
創業者
台灣這幾年的狀況,雖然也有許多新興的創業者出來創業,陸續也有些創業者拿到資金,但如果拉到區域級來看,可能還是有點差距。在台灣,如果你有機會拿到種子輪募資、A 輪募資,你大概就是 Startups 裡面的前段班,可以對於這些經驗侃侃而談。但作為一個區域級的 VC 來看,他就會把你跟其他 Startups 擺在一起看。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以大數法則而言,目前我看到的東南亞創業者,一般而言的 Founder Quality 都是比台灣的來得好。他們的好並不是他們比台灣的創業者聰明,而是「視野」造成了這一切。
舉例來說,我們上週參加了一個東南亞 VC 的 Networking Event,裡面有歐美、新加坡、中國、日本、台灣、香港等區域的投資人,而同時東南亞的創業者也參加了這樣的活動,其中不乏募集了 Series A、B、C 以上的創業者。在這樣的活動中,最重要的就是資訊交換,大量的資訊就在這樣的活動中傳遞,而創業者也可以從中學習,獲得資本市場以及各地區市場脈動的資訊,視野也就慢慢的不同了。
創業者跟創業者的交流也是,當你背後的股東有紅杉資本、Softbank 或者是東南亞 Tier 1 的 VC 時,創業者也會分享投資人間的好壞,能夠提供的資源有哪些,他們是如何完成一輪又一輪的募資,訣竅在哪、挑戰在哪。這也是造就視野的不同。
台灣的下一步?
如果說只是把現在的現況說完,但不採取任何行動,那也不會是基石的 Style。我知道目前有許多人在自己的崗位上,試著將台灣團隊帶到更國際化的舞台去,這些都是值得鼓勵的。有些人發展歐美市場,有些人發展日韓,而我們目前比較熟悉的是東南亞市場。
基石做為投資人,從投資人的角度我們會持續跟這樣區域型投資人互動,至少在投資人這一塊,台灣也不要缺席。但對於 Startups 這一塊,我們目前每季會定期讓我們投資的台灣、香港、新加坡創業者齊聚再一起,相互分享市場、募資、經營公司等經驗談,至少創造出可以有跨市場的交流,早期階段可以向成熟其階段的創業者請教。更長期,我們也會帶著我們投資的創業者往不同的市場去拓展。對於我們尚未投資的台灣團隊,我們也樂意分享我們看到的,多多少少也希望可以拓展台灣創業者的「視野」。
最後,我也推薦創業者,如果對於東南亞市場有興趣,如果你的題目是 AI 跟 Blockchain 相關的,也許可以試試看 AppWorks 的加速器,至少他們試著在台灣建立起這樣的環境,讓你在台灣就有機會跟區域級的創業者相互交流,申請連結可以點這裡。
以上是本週的一些想法,也跟創業者分享。如果想提升視野,有機會我們碰面時,我也可以多分享我們看到的。若覺得基石創投的文章很有幫助,也請你幫我一個忙,多多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也 Follow 基石創投的粉絲頁,我們會持續產出各類文章跟大家分享。
在〈[布蘭登觀點 011] 視野的重要性〉中有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