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同事將之前的文章 [布蘭登觀點 032] 從數字找細節,在粉絲頁上也有不錯的反應,看起來我們文章的 Reach 還不夠,希望未來可以讓更多人接觸到基石的一些觀點以及跟創業相關的一些建議。今天也想順著這個議題,來分享一下我自己使用「從數字找細節」的一些實際案例與心得。
Number is the boss
基石創投從設立以來,就希望能夠多找一些 Data Intelligence 的創業團隊投資,這裡的 Data Intelligence 主要是只能夠透過資料與數據,讓團隊輔以做決策的一種做事方法。而我們自己也是這套邏輯的信奉者,也一直這樣的執行著。
Early Stage Fund 投資策略
但前一陣子,隨著基石也兩年多了,當初一開始投資的幾個團隊,也都開始進行在我們投資後的第二次、第三次增資。對於 Early Stage Fund 有個蠻常見的策略,就是一開始的 First Ticket Size 小一點,多投幾個團隊,因為早期的失敗機率更高,所以前面的 First Ticket 有一點像是牌面不錯,你花點錢來看下一張牌,如果牌型更好你就可以重壓的作法。而這樣你後面 Reserve 的比例可能就要提高,因為難得找到幾個有機會變大的公司,後面的重壓才會是未來報酬的來源。
當然要不要 Follow Up 一個案子有太多需要考量的因素了,例如你對於此案件的持股比例是否已經太高了,如果太高你反而也得要在團隊後續每一輪的增資中,陸續稀釋,才不會作為一個種子輪的投資人,結果持股比例還比 A、B 輪還高,或是讓後續潛在投資人評估時,認為早期投資人佔比太高的問題;又或者你也得考量一下這個團隊的成長速度,以及目前面臨的競爭,如果真的趕不上了,你又把錢給他,不只是害了你自己的基金報酬,你也害了他,讓他以為有機會,又多撐了兩三年,但最後是一場空,對於他以及他的員工在人生最精華的時候,又多浪費了兩三年在 ROI 比較不好的 Career 上。
進入正題,在我今年 Review Double Down 的策略上,透過模型的試算,發現了我的一個盲點。
你以為的你,不是你
這句話有一點繞口,但大致上的意思就是,你以為你已經很嚴格的執行你設定好的策略了,但實際上可能不是。以上面的例子來說,我們很清楚後面 double down 的策略應該就是找好的要壓下去,在執行的過程中,去年因為要投資的團隊相對只有三四個,而且也是第一次加碼,所以在數量與投資金額都不大的狀況下,我們也執行了幾個案子,看起來很符合我們的設定「好的就重壓呀」。
但來到今年,隨著我們投資案件數目變多,未來的可見度更加明顯,我們將我們基金管理的模型拿出來調整變數試算,看看我們未來加碼的策略該如何執行時,就發現了我們之前的一個盲點:你以為的重壓,還不夠重壓。
It’s all about CHOICE
也許是我們對於我們投資的 Portfolios 太有信心或太有愛,許多案子只要沒有前面提到的那些大問題,我們至少也都會想要 Pro Rata (按比例) 的投資後續輪次的增資,而想要 Double Down 的案子,也根據模型算出個數字,把要預留的錢留給他。但回到當時你只有投資 4 個案子,要預想未來整體有 20 個案子時要怎麼分配,事實上還有 16 個案子的輪廓或是未來長相你是很難想像的,但到了現在我們有了 10 個案子,雖然還有接近 10 個案子得要想像,但至少過半了,加上這過半的案子有些也投資了兩年,陸續都有募資,慢慢的可以想像可以加碼的案件數量,以及該有的成績應該為何,這樣就會實際一些。
因為有了更確切的數字跟 Data (Traction),我們對於 Double Down 的數量、金額、標準,在幾個案子的對比之下,就會更有底了。如果我們要追求 Fund 的利潤極大化,那麼你就必須要在 ROI 有機會比較好的那個團隊上,壓重一點,但因為成功機率很難說,所以壓得太少可能會全有全無,或者是看走眼,壓得太多你就變成是整個 Portfolios 的正常分配,就失去了 Double Down 策略的原意。
當然模型的好處就是可以調整,讓自己想像一下 Fund Life 結束後大概會是長怎麼樣子。幾個變數可以思考的,例如 Reserve 金額的比例要不要提升?Double Down 的個數要不要調整,如果數字變少,在同樣 Reserve 金額下,平均一個案子可以在押的數字就會變大,那就是有重壓的感覺跑出來,或是你把 Reserve 金額提升,那可以壓的數字就更大,也是一種製造更多重壓的做法。但如果這樣調整,你新案子的投資數量可能就會下降,也許從 20 個下降到 18 個或是 15 個,這也都是可以隨著市場狀況調整,前提是如果你 15 個的牌,你有些看完之後覺得你要重壓的數量是夠的,那也許 15 個就夠,但如果不夠,你就得在這兩者間取捨。
透過變數調整討論策略
模型的好處就是,你可以改變不同的變數,看到不同的結果。每個人對於這些結果或者是中間變化的過程,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可以拿出來討論,然後慢慢的修正到大家都相對有信心的那個數字去。這也是這一篇想要讓創業者知道的,除了透過 Key Metrics 看看過去,也得要將這些數字套到未來,你才能想像未來的你,可能會是怎麼樣子的,如果那個樣子不是你想要的,就修正變數 (對應到的就是你日常的實際作法與策略設定)。
以上就是自己透過數字管理以及模型試算,最近產生的一些小心得。若覺得基石創投這類的文章有幫助,可以幫我們基石創投的粉絲頁按讚與關注,也順便幫我們分享給更多的創業者。
我是布蘭登,與 TP 一起管理基石創投。研究所時期對於網路創業與創業投資產生興趣,經過初創企業與大公司的洗禮,之後投入創投產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