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term thinking

[創業者這樣說 005] 透過長期思考與投資,提升自己、員工與公司

我是布蘭登,畢業於台大數學系、商研所。與台大物理系、光電所畢業的 TP 一起管理基石創投 (我們是另類的理科創投?)。研究所時期對於網路創業與創業投資產生興趣,經過新創與大公司的洗禮,之後投入創投產業至今。

在我每天的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創業者,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心得與體驗:「Hey,Brandon,我跟你說,我真的覺得我過去一年學到最多的是 XXXX」,或者針對創業者最近的經歷,經過討論後一起找出一些心得與結論 (Take Away),這樣場景無時無刻都在發生。我總覺得這樣互動的過程,如果有機會跟更多人分享,讓其他創業者也可以參考一下別人的經驗談,可能會產生更大的價值。[創業者這樣說] 就是因此而生的專欄。除了 [創業者這樣說] 以外,還有 [VC 101][布蘭登觀點] 來分享不同類別的看法。

El 只要來到台灣,有空我們都會聚聚聊聊彼此的近況。El 是個 Startup 的 Co-founder,幾年前曾經來到台灣,看看台灣市場是否適合他們發展,以當時的他們的服務來說,在台灣並沒有找到 PMF (Product Market Fit),不過他們到發現了台灣的 Tech Talents 其實很棒,所以當時就在台灣設立 R&D 中心,先請了兩個人,到現在已經有了八個人了。這趟來台灣,除了要試探新產品在台灣市場是否有 PMF 之外,同時也是定期慰勞台灣的同事。他也分享了這段時間的一些心得。

Non Scalable Business 幾乎等於 Non VC Fundable Business

「過去這段時間,我們公司算是活了下來了,原本的業務也都有長期合作的夥伴,至少是餓不死,但也不會大到哪邊去,感覺就是卡在那邊了。一開始還是會有些擔心,不知道下一步在哪邊,試了很多種方式但就是沒有成長,這也讓我們開始想,我們應該要 Pivot 了。」El 說。
原本 El 創業的題目,當時雖然沒有大鳴大放,但還是有一群客戶需要這樣的服務,所以就變成比較像是專案公司,將原本的產品提供給這幾個客戶使用,公司大概可以些微獲利,但就是無法有大幅之成長 (Not a scalable business)。
如果不是一個 Scalable Business,那就很有可能不是一個 VC Fundable Business,El 其實是個對資本市場也挺瞭解的創業者,所以過去幾年他並沒有很積極的跟資本市場接軌,因為他知道時機還沒到。

Pivot – Learn from Market

「我們想了幾個方向,快速了做了一些使用者訪談,慢慢的聚焦到現在的服務上」El 似乎走出了過去一年的焦躁,重新找到方向。從去年開始,El 跟他的 Co-founder 就開始嘗試新的題目,他們採用與先前業務相關的服務開始嘗試,希望可以從市場找到反饋,再尋找更合適的 TA。這可能也是大多創業者會嘗試的方式,至少先活下來了,再來找到下一個破口。雖然還不知道最終會以怎樣的方式呈現,但至少現在已經有的 MVP 可以 Demo 給潛在用戶看,驗證自己的服務是否有市場。

人才的培養

「其實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我們收穫最多的是建立起了我們的團隊人才。人才的取得以及文化的培養是很困難而且得花時間的。雖然過去這一年我們比較像是在沈潛,但幸好也有一定的業務量支持,我們有一定的資源可以擴充我們的 Team。在台灣找到 Team Lead 後,他們也會透過朋友的介紹或者是在一些開發者的社群中,替公司找到更多人才。We treat them well. 雖然花費不少,但一切都值得。因為如果你等到員工離開後才要投資,那時候的成本反而更高。It’s a long-term investment」El 堅定的說。

Long-Term Thinking 與 Long-Term Investment

El 提到的 Long-Term Investment 讓我想到 Long-Term Thinking。Long-Term Investment 對我來說就是 Long-Term Thinking 策略下的 Action Item。中間我們 Update 了彼此的近況,我也跟 El 提到基石創投未來幾年的規劃。現在是 2019 年,我們怎麼已經想到幾年後的規劃呢?因為有時候你不將時間拉長去想這件事,有些事情是你到時候才要開始計劃,卻已經來不及了。我們常常希望創業者能夠有 Long-Term Thinking,雖然當下一定會讓你忙得暈頭轉向,甚至連活下來都有問題了,但你不抽離拉開來想這件事情,你當下做的所有決策都只會是 Short-Term,也許是短多長空的決策。我們也時時提醒自己,想想三年後的我們希望變怎麼樣,那我接下來每半年的計畫大概要怎樣,然後我們的流派也是「Learn from market」,隨時要調整跟修正。

而依照那樣的規劃,你必須要有相對的投入,有些短期看不出效果,但你還是得要持續打底去做,這類的就是 Long-Term Investment 了。例如:我希望能夠讓基石創投更有社群影響力,那所需要的投入可能是每天吸收新知、分享新知、定期 PO 文、參與各類創業社群,也許一年半載,你才會開始有些聲量,但你現在不做,那就永遠停滯在那;我希望能夠與東南亞的創業圈建立合作關係,那也許你每隔一陣子就得要去東南亞的創業聚落、與當地的 VC、創業者與加速器等機構建立關係,一樣,這樣的效果要出來,有時候也是你去了兩三次後,轉換率就會慢慢出來了;我希望能夠募集到資金,那你就必須要積極地去建立投資人關係,讓他早點認識你,看到你的成長,這樣到了真正要募資的那一刻,你的成功率才會提升,因為這樣的關係也是很吃「信任」的,你以為的募資是一年半以後 Kick-off,但有人在一年半以前就 Kick-off 了你知道嗎?

Long-Term Thinking 的擴展

不只是公司層面要有 Long-Term Thinking,公司要做好創辦人自己是靈魂,另外要有好的夥伴 (員工) 才有機會讓這件事成就。所以自己對自己、員工、公司都要長期的想法與相對應的投資。

創業者

創業者會是公司的天花板,自己對自己也得要有長期的投資,才有機會拓展公司的上限。不只是專業方面,還有個人的能力、習慣、態度也都是可以投資的。過去我遇過一個非常厲害的創業者,每年一度的董事會,他除了會提出公司未來一年的計畫外,他最後會有一頁 Slide 是關於他個人的目標,例如:一年要運動多少天、馬拉松要跑到幾分以內,這類的大概就是以自己身體的健康為目標,設定一些量化的指標來衡量。或者是一年內用英文或是普通話可以完整的開完所有的會,逼自己學習語言。這類的目標都是創業者可以思考的。

員工

打戰需要戰將,NBA 球隊可以透過交易或者是選秀自己培養,來找到好的人才。創業也是一樣,特別是一開始的創業者是沒有那麼多資源來透過「交易」找到好人才,從農場自己養是必須的途徑。所以長期投資在員工上,從每個案子的訓練,到他能夠獨當一面帶人,甚至學習更多組織管理的能力,有時候都是你得要經過一些陣 (投) 痛 (資),才有機會養得出來。

跟 El 的聊天過程,我們從他目前的近況,聊到了 Long-Term Investment,又順勢談到了 Long-Term Thinking,我們最終都認同,有時候有些事情就是需要花時間,但至少得要先整個想過,再看技能樹要點在哪邊。我們都做完我們的思想練習,Long-Term Thinking 會是個疊代且繼續演化的過程,我也會強烈的建議創業者可以想想,然後收斂,再把資源點下去。

想了解更多的創業者想法,請關注基石創投 Cornerstone Ventures 粉絲頁。如果有更多想知道的問題,歡迎私訊粉絲頁。

Photo by Nick Saxby on Unsplash

在〈[創業者這樣說 005] 透過長期思考與投資,提升自己、員工與公司〉中有 3 則留言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