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登觀點 036] Know Your Investors – 從 VC 看 LP 到創業者看 VC

從 VC 看 LP

投資的 Rule No. 1 就是:要能替股東創造出良好的 Financial Return。所以我遇到身邊多數的 VC 都會跟你說,管理基金就是要能夠找到好的案子,能夠替股東賺錢,這是最重要的。

這句話我當然也奉為圭臬,在評估任何投資案時,我也都會問自己,這個案子在這當下,我是否有足夠的信心投資他,同時承擔相對應的風險以期在未來的某一天透過這個案子獲利。不過我也發現,不同類型的股東,可能會有不同的「需求」。

不同類型的 LP 與他們不同的需求

首先我們來複習一下 [VC 101] 你知道 VC 的錢從哪裡來嗎?這篇文章。其中大概可以將 LP 的類型分為下面幾類:

  • Family Offices
  • 退休基金 (Pension Funds)
  • 大學基金 (University Endowments)
  • 主權基金 (Sovereign Wealth Funds)
  • 基金會 (Fundations)
  • 保險公司 (Insurance Companies)
  • 一般公司 (Corporation)

一般而言 Rule No. 1 一定是成立的,如果要這些人投資你,但不保證賺錢,我想你是很難跟這些人募資的。但在 Rule No. 1 必須要被達到的前提下,還有沒有什麼附加價值可以提供?(買菜送蔥的概念 XD)

其實任何的關係都是需要建立在互利的前提下,Financail Return 已經是個不錯的互利條件,但你的 LP 可能在自己的系統中還有其他的問題,若你能夠順便幫忙提供一些方向,那就會是不錯的策略附加價值。相對的,對於基金管理人來說,可能也會因為幫了這些忙,在未來募資上或者是尋求其他投資案有更多的合作,也更增添了合作成功的可能性。

上述的 LP 類型由上而下,越上面的可能偏向財務報酬取向多一些,越下面的可能就會多多少少帶一些策略目的進行投資,所以你的股東組成可能也會影響你經營基金的角度。不過話說回來,這些股東當初願意投資你,也一定跟你當初說的故事有關,你說了一個他們想要買的故事,他們以資金作為交換,除了財務報酬外,也想買一些你故事裡提到的外溢效應。

外溢效應

除了基本盤的財務報酬外,對於想買到更多策略價值的投資人而言,有哪些常見的外溢效應呢?

  1. 購買新趨勢的門票:通常 VC 對於某個特定領域有他獨到的眼光,對於那些想要了解該特定領域卻又不熟悉的投資人,透過這種投資有機會隨著該 VC 看案子的角度,提升自己對於該領域的了解。
  2. 領域與區域佈局:有些基金投資人投資某些基金,目的是在他們不熟悉的領域、市場進行佈局。例如你想要了解東南亞整個生態系市場,你可能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整個市場脈動,但你可以透過投資幾個 Cover 這個區域的 VC,透過他們當你的斥侯,你就可以有比較好的 Coverage,大概就可以知道這些市場脈動。
  3. 購買 Deal Pipeline:當這些創投投資了某些案子,你跟著看的同時,發現真正好的案子,你也可以一起投資,也替自己買到一些 Deal Pipeline。

創業者的 Take Away:從創業者看 VC

上面提到的都是從 VC 跟他們的投資人關係出發,但順著延伸,作為創業者你也可以延伸到你跟你的投資人關係。有些人會是純財務投資人,有些人則是策略投資人,他們投資你的目的不同,所以在經營投資人關係 (Investor Relationship, IR) 時,如果你能夠幫他達到他在公司內的 KPI,那你的 IR 就會做得比較輕鬆一點。例如對於財務性投資人而言,就是提升你公司的價值,有些可能還會發放 Dividend 讓你的投資人可以達成當年度的 KPI,或者是協助投資人進行 Trade Sale,讓他們在 Secondary Market 比較容易地去銷售他們手上的股票等。對於策略性投資人,如果你能跟他們公司的業務單位啟動一些業務合作、替他們找到新的 Revenue Stream、幫他們評估跟你相關領域的一些合作案、作為技術顧問等,都是不錯的做法。

這篇文章放在布蘭登觀點而非 VC 101,主要因為是我自己的觀點跟體會,從我研究 LP 的角度時,我也認為這些體會也很適合分享給創業者,所以更偏向心得文一些。若喜歡我們的文章,也請繼續支持基石創投。上次的直播蠻多創業者支持的,我們也會試著做一些更短篇幅的分享,請密切注意我們的新動態。

Photo by Nick Youngson CC BY-SA 3.0 ImageCreator


我是布蘭登,畢業於台大數學系、商研所。與台大物理系、光電所畢業的 TP 一起管理基石創投。研究所時期對於網路創業與創業投資產生興趣,經過初創企業與大公司的洗禮,之後投入創投產業至今。

The Future Is Unwritten. Let’s Write The Future.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