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登觀點 038] 明日之星之死

投資圈常常有人說,投資就是要選擇賽道,如果選定賽道後,找到那匹最有可能勝出的那匹馬,甚至是把前幾名全部包牌,就有機會賭到勝出的那匹馬。前一陣子再跟我的同事討論案子時,也聊到了這個觀念。如果有個趨勢是我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會發生的,那現在有哪些團隊正在做這些事情,如果我們認為某個創業者就是最有可能勝出的,那就應該可以投資。但如果在評估當下,他看起來就是個明日之星,難道投資就一定沒有風險嗎?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的一個案子,在那個年代還沒有 FinTech 這個詞,但有個創業者從銀行出身,所提供的服務就是銀行所需要的數位金融相關服務,所以那時候許多銀行都是爭相拿著錢想要投資他,以那個時候來看,他應該就是做這件事情的不二選擇,也就是我們上面講的「那匹最可能勝出的馬」。

但後來故事怎麼發展呢?我曾經經歷過 Founder 有段時間找不到人,幾個月後可能才會有音訊,感覺有點像人俗稱的「跑路」;有次我臨時跑去拜訪,跑到辦公室發現人去樓空,趕緊打電話給 Founder,發現他為了節省租金,才剛搬到另外一個更小的辦公室。最後這間公司還是經營不善,宣布倒閉。為何當初的明日之星,最後會變成這樣?

你看的是現況還是未來潛力?

上面的明日之星,其實都是我們當下在看案子的 Snapshot,如果不考量「時間」這個因素,那他的現況可能是那個當下最好的。但投資 DD 時,則必須把「時間」因素考量進去,這個時間包含了,他花了多久變成現在這個狀態,未來的他還會有多少潛力有機會兌現,而這些就是你常常聽到我們所說的「看團隊」。

試想,如果你現在看到了兩個創業者,滿分 5 分,一個是 3.5 分,另外一個是 3 分,如果以現況來看,那個 3.5 分的創業者應該是我們得要投資的。但往前看,會不會那個 3.5 分的創業者,過去十年都是維持在這樣的水準,而那個 3 分的創業者,半年前可能還是個 1 分的創業者,半年內就成長到 3 分了。這兩個創業者的差距,可能就是在於「潛力」與「學習能力」。

是否超越能力與年紀的正相關曲線?

正常來說,人應該會隨著年紀的增長,經歷過更多事情,而更有見識與能力。所以除了上述的「時間」因素要考量外,年紀也是個要考量的因素。有些創業者 25 歲的見識夠多,感覺起來就有 35 歲的穩重,讓你感受不到他的「嫩」。但有些創業者你第一次跟他聊,覺得好像不錯,但在考慮一下他的年紀與經歷,能夠講出那些話好像也是剛好而已,那這個 Founder 可能就是個 Average 的創業者,而非萬中選一的那一個。

大家都知道要投明日之星,但明日之星對於投資人來說還是有幾個壞處,首先他已經是大家追著跑的案子了,如果你沒有特別的 Value-add,你可能很難投到這個案子,同時他的價格也會因為追求者眾多,很容易水漲船高。另外如果沒有看清創業者的本質,有時候你多付出的 Premium,不一定可以買到等值的東西。

Learn from Failure

過去許多的故事都叫我們從成功的案例中學習,還記得我們的 KFF 文章嗎?我認為其實我們也是可以從失敗中學習。因為成功的案例你可以找出 100 個成功關鍵因素,但就算你收集滿了各種成功因素,也不一定會失敗。但反過來看,如果你找到失敗案例的關鍵失敗因素,那在其他的案例中,只要這種關鍵失敗因素有出現,這個案子的失敗機率就非常高。

這個案例在跟我同事討論後,也慢慢的讓他理解到,我們所謂的「看人」會是怎麼一回事。第一層的看人,你可以說我已經找到這個賽道上最好的馬了,也許現階段你眼光是正確的,但我們這種投資是看比較中長期,所以得要再進入下一層的看人,也就是預測這個人未來的可能性,這件事就得要長期培養與訓練,而我們也還在學習當中。在下判斷時總是要提醒自己,不要因為現在這個人看起來沒什麼,就忽略他;也不要因為這個人現在看起來就是在最浪頭上,因為當下的聲勢看好就忽略了原本該確認的各項本質,這樣維持一慣的客觀觀察,可能比較讓你不會錯過好案子以及去追一些太高的案子。

以上是近期投資的一些想法,若覺得基石創投的文章有幫助,可以幫我們基石創投的粉絲頁按讚與關注,也順便幫我們分享給更多的創業者。


我是布蘭登,畢業於台大數學系、商研所。與台大物理系、光電所畢業的 TP 一起管理基石創投。研究所時期對於網路創業與創業投資產生興趣,經過初創企業與大公司的洗禮,之後投入創投產業至今。

The Future Is Unwritten. Let’s Write The Future.

發表留言